文化智商與跨文化宣教

胡鄭愛聆師母
副總幹事

「以愛心和尊重,邀請穆斯林群體跟從耶穌基督」是前線差會的使命宣言。
要完成這個使命,我們華人不能單打獨鬥,必須與世界各地基督徒一起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將福音傳給普世穆斯林群體。然而有時傳福音的工作還未開始,宣教士就已經與同工或所服事的群體發生衝突,到底是甚麼原因?

仔細了解,往往會發現不是傳福音的人不好,而是傳福音的人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 – CQ)低,未能明白和適應別人的文化,因而產生許多誤會和偏見,繼而出現許多負面情緒和行為,結果與人產生衝突,彼此傷害,最終因未能解決問題而要分手。所以,傳福音的人要好好學習「文化」和提升個人的CQ,裝備自己成為一個有能力的跨文化福音使者。

到底CQ是甚麼?

CQ是「跟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聯繫、協調和工作的能力;為了有效地聯繫和協調,跨文化工作者要有意識並要刻意地調校和適應」。換言之,CQ高能幫助人去調整和適應異文化。作為一個跨文化宣教士,我們不單要認識自己與別人文化上的差異,而且在認識之後,我們願意學習怎樣提升CQ,以愛心和尊重與不同文化的人聯繫、協調和工作。

若我們知道一般人對別人文化的價值取向有潛在的偏差,或者會較容易去改變自己的心思和行為,並提升自己的CQ。潛在偏差看法的例子包括:

「個人主義」對於「集體主義」(Individualists vs. Collectivists)
– 「個人主義」重視個人目標和權利;「集體主義」重視團體目標和與別人關係。
– 屬「個人主義」文化的人通常認為屬「集體主義」文化的人是缺乏個人主動性;
– 而屬「集體主義」文化的人,則會認為那些屬「個人主義」文化的人是獨行俠。

「權力差距低」對於「權力差距離高」(Low Power Distance vs High Power Distance)
– 「權力差距低」重視平等和共同決定;「權力差距高」重視地位差異和上級決定。
– 屬「權力差距低」文化的人通常認為屬「權力差距高」文化的人是被動的跟隨者或他們的領袖是獨裁者;
– 而屬「權力差距高」文化的人,則認為那些屬「權力差距低」文化的人是無禮貌的跟從者或他們的領袖是軟弱的。

「含蓄」對於「表達」(Non-expressive vs. Affective Expressive)
– 「含蓄」重視非情感的溝通和隱藏感受;「表達」重視情感的溝通和分享感受。
– 屬「含蓄」文化的人認為「表達」文化的人是過分情緒化;
– 而屬「表達」文化的人則視「含蓄」文化的人是冷漠的/漠不關心的。

從以上例子看來,不同文化背後都有它的價值取向,因此我們不要隨便論斷別人,反而要想辦法去讓別人也認識我們文化價值取向,不致產生誤會。這是不容易的,但我們可以接受CQ訓練,讓我們面對文化衝擊時能堅忍,有信心和動力繼續與異文化的人合作,願意探究彼此文化的差異和做事方式,有意識和刻意地去遷就和適應與自己文化價值不同的人。

對於CQ,聖經有很好的教導:「對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林前九22下);「你們要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六31)。當我們願意遵從聖經,提升我們的CQ,就能與不同文化的信徒一起聯繫和合作,在不同文化的穆斯林群體中,展現神的恩典和美善!

歡迎讀者與我們聯絡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