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召、召命與宣教

胡樂文
本會總幹事

呼召(calling)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召喚,當中常帶有委任及託付的意思。當人對神的召喚回應,並以人生/生命來成全這個召喚所委託的,那就是回應神的呼召。

楊錫鏘牧師在其著作《召命:以生命回應神的召喚》中曾說到:「上帝的呼召(calling)不只限於聖工、事奉或職業,也包括整個人的生命」。這個召喚就是叫人好好地去活出神所賜予的生命,見証榮耀祂。

許多人認為呼召(calling)是指『做』(doing)一些事情:擔任某些崗位、職位,很少會想到是神要人去活出/成為/展現那個生命(being)。所以,「召命」或許是更能貼切地把神給人生命的呼召道出;因為「做」畢竟只是「活」的其中一部分。

我們實在沒有必要把「呼召」玄化或過度「神化」/「聖化」,以為只是為擔任某類聖職的人而設,又或只是某類獨特的人才有。其實,召命是神給每個祂所創造的生命的!

那麼宣教又如何?聖經從來都沒有「宣教」二字,為何我們又常提及「宣教」?簡單而言,宣教就是成全神的使命/心意(拉丁文:Mission Dei)。若直接引用聖經,則用「差傳」似乎更為直接反映聖經中耶穌所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二十21)。就是奉神差遣把神的福音救恩讓人認識並得著,並成全大使命:「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因此,宣教是去建立「萬民」成為主的門徒、有再生能力的神國見證人。

「福音需要」可以成為宣教的呼召嗎?

很多時候我們聽見有分享說,他們聽到某些地方的福音需要很大,所以因著要回應這個需要就出去了;彷彿需要就是等同呼召,是這樣的嗎?

當我們靜下來思量的時候,實在不能單看「有需要」來確認或證明(justify)神要呼召我們出去宣教。我們還要看看神是否已將機會(opportunity)給我們!想一想,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需要,但若沒有傳福音的機會,就是人出了去,也並不等於他可以傳福音、有傳福音!另一方面,有傳福音的機會但卻需要不大,我們也要問是否神是呼召我們「往那裡去」。

耶穌給我們的榜樣,不是要將某個地方「有需要」的人全都醫治,而是要將天國的福音傳到未有機會聽聞的地方,當機會來到的時候,耶穌就「去」完成神給祂的召命。 因此,我們需要好好禱告,求神讓我們看見「真正的」需要,也給我們看見「真正的」機會。當「需要」和「機會」兩者重疊 – 即是說,在那些有需要的地方,神亦同時給我們傳福音的機會;這個時候,就是一個機遇,需要我們好好掌握去回應。

「需要」和「機會」之間的張力

「需要」和「機會」兩者之間是有張力的。很多時候,需要越大,反而可以「做」的機會卻不一定多、甚或很少。不少「邊緣群體」(Frontier People Groups)的福音需要非常大,但他們同時卻又不一定很容易、甚至很多時候頗為困難被接觸,即機會不多。

因此,我們需要求神賜智慧,讓我們能洞識並把握「需要」與「機會」重疊的時刻。

很多時候,這個重疊的時間可能很短暫,只能有「窗口時間」(window time)。2004-2007在印尼的亞齊省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這地方因著是印尼其中一個最伊斯蘭化的省份、並直接在當地實施嚴厲的伊斯蘭法律,和其他省份及伊斯蘭地區很不同;一般的福音工作者很難進入,遑論開展福音事工;縱然當中很少人有接觸福音(福音需要很大),但因為法例及客觀環境的限制,福音工作很不容易;但在2004年海嘯發生後,頓時有很大的社區重建需要,政府逼不得已,唯有短期開放讓「外間」機構派遣人員及物資進入,這無形中就出現了一個讓外人、包括透過救援工作服事的宣教士進入的機會;不少福音機構也把握這「窗口時間」,藉緊急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進入這封閉的地區一路做救援及社區重建,一路見證傳福音,從而播下福音的種子。誠然,這個窗口機會是有時限的;所以當中的宣教團隊也需要同時找緊機會作信徒的培訓和裝備,好讓所結的果子能茁壯成長。按筆者有限的認識,藉著當年的窗口時間,福音確在當中開展了不少,也多了一些「秘密信徒」;在窗口時間過去後,也間中聽聞有同工不定期地到當地作短期栽培工作。

把握機會、製造機會 – 今日穆宣的契機!

作為宣教士或差會領袖,我們需要時刻警醒,留心未得之民的福音需要,以及神在當中給我們服事的時機,要把握機會,不能因我們的疏忽而錯過黃金機遇。

此外,我們也有責任思考,如何在看似不大有機會的處境中締造或經營出宣教的機會(engineer out the opportunity)。我們不能只在等候機會,同時亦需要在禱告中尋求神的帶領去製造宣教的機會。

耶穌已將大使命賜給我們(祂的門徒),換言之我們每一位跟從主的人,是已經被呼召去宣教,去使萬民作主門徒。我們不單是在等候機會,也同時是願意為神國度製造機會、盡力去回應神呼召的人。耶穌離開耶路撒冷往加利利,祂決定要路經撒瑪利亞,並在當時正午、看似無甚機會的時候,祂主動向井旁的婦人要水喝帶出話題,這是刻意製造福音機會,為要將福音傳給撒瑪利亞城內的人。

環顧今日香港,神已把不少昔日難以接觸的福音未得穆民(約25萬)來到我們當中,成為咫尺鄰舍,我們有否看見這個福音機遇?或許大家覺得,他們在語言和文化上和我們有不少差異,不易接觸,但我們又可否願意在跨文化觸覺及認知上預備自己,好能在神賜下機會時服事這些穆民?我們又是否願意在神面前努力尋求,為這班穆民朋友製造福音機會、創造機遇!

機會是留給有預備的人,你我可是那有預備的人?

後記:本文沒有刻意嘗試引用聖經原文就議題作論述,只是平實地以個人領受和大家分享。有意探討更多有關「呼召」、「宣教」等內容的讀者,可逕自上互聯網尋找,已有不少,在此不贅述。

歡迎讀者與我們聯絡交流意見。


1. 關於「邊緣群體」,請參www.missionfrontiers.org/issue/article/introducing-frontier-people-groups-fp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