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e or Die:若不改變,就要死亡

胡樂文牧師
總幹事

 

最近閱讀一篇評論今日教會情況的文章,並作出很發人深省的結論:Change or Die(若不改變,就要死亡)。正如一個病人聽到醫生嚴厲的忠告:「要不改變你的飲食生活習慣,不然就會死亡」;他一定要改變,別無他途。

若教會要積極調適和改變才能在俗世的衝擊下有所作為,為主得人;那麼,我們今日的差傳又當如何?

雖然我們宣教的異象和召命不會改變,但在傳遞信息的形式及策略,以至在裝備上,卻很須要掌握時代的發展而改變。

多年前已開始一直沿用、看似行之有效的策略,今日是否仍可以依樣葫蘆?

1) 差派海外「專職」宣教士:
面對仍有不少福音未得、甚或未及(unengaged)的族群,需要大量的宣教士,我們還要等到有「專職」的宣教士,等到獲批簽證才差派嗎?另一方面,穆民人口因世局變化已遍滿各地,甚至和我們在同一屋簷下,在城市中的本地跨文化宣教已是刻不容緩。因此,在動員、裝備、差派跨文化宣教士都應該與傳統的做法很不同。(在此從申,差派到遠方未得/未及群體中宣教仍有其重要性,只是不能單一方面的考量)

2) 信徒動員、裝備與歸主者栽培的方法:
隨著互聯網科技及媒體的高速發展,人工智能及對應運算法(Algorithm)的開發,過往有限度靠著實體接觸的做法要在「多向度」更多發展,務要能達到3A’s(Anywhere, Anytime, Any how [即是無論對象的程度與情況都可應對])的優點。

3) 容許青年加入宣教:
根據香港差傳事工聯會2021年香港宣教士統計簡報宣教士平均年齡是52歲,呈明顯青黃不接的情況。這是否受到傳統的招募與差派模式所限制?傳統上,一位信徒由被召到參與往往是一段不短的年日,我們能否調整現存的機制並經濟支持模式,讓他們能在工場一邊做(工作)一邊學(宣教)。

年輕人去宣教可以有更長時間工場學習和事奉,他們雖然不夠成熟,但因相對少包袱可嘗試新事物,學習速度和適應力會比中年人更強。若教會和差會能「適切地」幫助「有火」的年輕人參與宣教,會是何等美事。當然,若要成就這美事,教會和差會都必須在宣教訓練、差派和經濟模式上有所調教、甚或改變。

其實,還有不少課題需要大家努力思考,積極革新和改變。求主憐憫,讓我們都在主前認真反省,並願意為主「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然後照著神的心意去回應這世代的需要。阿們。

 

歡迎讀者與我們聯絡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