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快樂」消失、「聖誕短宣」取消——堂會差傳怎麼辦

余峻民
差會副總幹事
2020/12/12

2020年尖東聖誕燈飾,以「Happy Holidays」取代「Merry Christmas」
圖片來源

「聖誕快樂」消失了

近年香港一些聖誕標語以「Happy Holidays」取代了「Merry Christmas」,事實上,歐美世界於多年前已開始這個情況,一般解釋是不斷有新移民落地生根,所以作為多元化的社會,要「避免非信徒感到被人歧視」。反觀香港早已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基督教也從不是主流,聖誕節的商業意味遠大於宗教意義。現在跟隨歐美潮流去取締「Merry Christmas」,多少反映人口結構正在蛻變,已有更多不同族裔的朋友成為我們在港的鄰舍。

但事實上,這不單關乎種族共融、經濟的問題。例如紐約Skoros v. City的教育部門曾實施政策,禁止學校在聖誕節公開設置具基督降生意義的裝飾,卻接受猶太教的燈台和伊斯蘭的星月標誌。相信連非信徒也會感到這十分荒謬,這些行動正在配合伊斯蘭的宣教觀——以不同手段「去基督化」,擴大伊斯蘭發展的空間。「聖誕快樂消失」對於當前差傳事工有何啟迪呢?

「聖誕短宣」取消了

因疫情影響,過往熱烘烘的聖誕短宣體驗皆須取消。按「2019香港教會普查」,上年度有88.2%的堂會有短宣計劃,[1]在未能舉行短宣的日子裡,差傳事工應如何定位呢?堂會重視短宣體驗,是有許多原因。首先,不少堂會的差傳事工曾一度只「差錢不差人」,短宣體驗讓肢體有更多實質參與的機會;第二,能定期到較近的地區服事(例如每月到澳門一次),讓堂會更具體地發展差傳事工;第三,許多肢體的生命在參與短宣過程中得著更新。

當然,短宣體驗可能會引起一些問題,例如羅格.彼得森指出造成劣質的短宣的因素包括:(1)未能認識、理解神的宣教,使短宣與神普世宣教旨意相連;(2)不顧久經考驗的差會、接待者的意見,獨自計劃和行動;(3)把短宣當作門訓。 [2]筆者曾參與和籌劃不少短宣體驗,原則上是認同他的看法,但筆者也想分享一些經歷。曾有宣教士要花一個月接待青宣隊員,多少影響既有的事工,但他們樂意服事,因為他們視這類服事為自己差傳使命的一部分;有年輕隊員在參與短宣的過程中,竟成功帶領穆民歸主,也有與當地穆民成為好朋友,能深入地分享生活及信仰的種種。

要避免出現「劣質短宣」,隨團導師、堂會代表有很大責任,代表堂會和隊員與宣教士溝通;同時,必須指導短宣隊員(包括隨團導師、教會領袖)順服和尊重宣教士在工場的主導權;短宣的負責人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將於下一部分分享。

新常態下的差傳事工

本文且從一個較狹義的角度看差傳的目的:「引領未得之民歸主。」就「聖誕快樂消失」的情況,引發許多疑問:不同宗教、種族人士移民到歐美國家,為何本來以基督徒為主的地區未能令非信徒接受基督,反而讓他們以人權為由「去基督化」呢?「聖誕快樂」在西方和香港人心中是否只限於吃喝玩「樂」,但非信徒能從基督徒的生命中看到基督降生而成就救恩的喜「樂」嗎?穆斯林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群體,我們若再不積極傳福音,有想像過會在宣教競賽中進一步被伊斯蘭拋離嗎?

此外,我們必須承認,藉短宣引領未得之民歸主的情況十分有限。身為短宣的負責人、隨團導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隊員再思普世宣教的意義,引導他們在過程中親自發現,除了自己參加短宣,參與差傳還有很多更重要的途徑:支持和支援宣教士、持續為宣教士和福音對象代禱、關心宣教士在港的家人……

短宣不能成行,差傳就不能繼續嗎?

今年年中,收到一位服事穆斯林的宣教士的分享:「醫療淪陷,疫情越來越嚴重,很多擔心我們的朋友、親人,期待我們回家……在沉澱中回憶往事,一幕幕工場上的經歷:決志了的新葡、每個來求診的病人、小孩天真活潑的笑臉……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雇工不是牧人,羊不是他自己的,他一看見狼來,就撇下羊群逃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約十11-15)……在此跟關心我們的牧者、親人、好友和支持我們的每一個人,說聲對不起,請原諒我辜負你們的期望,我決定暫不回來了……做這決定是有掙扎、艱難的,但我甘心情願擺上,敬希各位見諒和體恤,我不是要逃避述職的責任,而是捨不得群羊!」此外,筆者認識不少宣教士正趁著聖誕節把握機會,藉基督降生的話題與穆斯林分享福音。‬‬‬

海外短宣因應疫情而取消,但宣教士要做、能做的卻更多。既然未能與信徒在短宣期間作反思,就更應在港製造機會,提升差傳的動量(momentum),並幫助信徒反思如何支持前方宣教士的服事。此外,「聖誕快樂消失」再次提醒我們已有不少未得之民成為我們的鄰舍。我們要選擇像歐美國家那樣讓基督信仰漸漸地被淡化,還是努力地見證基督呢?香港有不少少數族裔是手停口停的基層朋友,他們深受疫情影響,既然辦不成短宣,何不善用這些「多出的時間」,努力讓他們藉我們的服事去經歷真正的「聖誕快樂」呢?

短宣真的要完全停擺?

最後,盼藉今年一個經歷鼓勵大家。筆者每年為前線差會統籌「暑期海外青宣」,受疫情影響,被迫轉為「本地短宣體驗」,最後因第三波疫情,本來連這也辦不到。但我的團隊經禱告後,堅持以網上形式進行,結果約八成隊員決定繼續參加。

我們的理念是:「短宣讓隊員經歷一個濃縮版的宣教士事奉,在疫情期間,短宣隊員可模擬參與哪類事奉呢?」疫情期間,宣教士仍有以下服事:(1)有限度地接觸和服事福音對象;(2)因外展行動受阻,多了空間增值,包括進深認識工場和進修;(3)更迫切地禱告。短宣隊員在疫情期間較難做到第1點,但第2、3點仍可繼續,於是同工設計了一個一週的網上活動,包括培訓、培靈信息、與宣教士及穆斯林背景歸主者對話、參與跨文化崇拜,我們並要求他們搜集資料,認識香港一些地區穆斯林的情況,並分組在不同時段整合網上行區,帶領其他隊員為各區祈禱。

隊員在過程中皆有很大得著,大家認為這次經歷讓他們活像一位有更多裝備、隨時候命的宣教士。第三波疫情減退後,我們與他們於10月親身到各區探訪和接觸穆民,因他們曾搜集資料,與過往的本地體驗比較,那次外展有完全不一樣的經歷。部分隊員今天更已成為「委身義工」,長期服事本地穆民,與他們分享福音。

疫情影響巨大,但堂會正好趁這機會反思差傳事工的定位,長遠在籌辦短宣以外,鼓勵信徒更具體地支持宣教士的服事,委身禱告,並投放更多資源在本地跨文化福音工作。第四波疫情鐵定再令我們「禁足」,但既然「短宣」也能以另類形式進行,我們也能發揮創意,推行聖誕差傳、福音及報佳音活動,讓福音對象在疫境中得到聖誕的真喜樂,我們也因服事他人而得著大喜樂。

(如有興趣交流如何舉行網上差傳活動或登記為「委身義工」,可致電2753 7170與差會同工聯絡。「了解委身義工」網頁)

註:
[1] 胡志偉、劉梓濠編:《2019香港教會普查簡報》(香港教會更新運動,2020),57。
[2] 羅格.彼得森:<神的使命還是「我的差傳」——短宣在普世差傳中的作用與定位>,溫德,賀思德編著,Perspective Study Program華文編譯團隊譯:《宣教心視野》(第四冊)(台灣:聖經資源中心,2015),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