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伊斯蘭節期

認識伊斯蘭節期,同心來禱告

以下略述各個節期的意義,幫助我們更深入為伊斯蘭世界禱告。

節期 西曆 (2023) 伊曆
登霄節 2月18日 7月27日
拜拉特夜(懺悔夜) 3月7日 8月15日
齋戒月開始 3月22日 9月
能力之夜 4月18日 9月27日
開齋節 4月22日 10月1日至3日
朝覲期開始 6月19日 12月
阿拉法特日 6月27日 12月9日
宰牲節 6月28日 12月10日
伊曆元旦 7月19日 1月1日
阿舒拉節 7月28日 1月10日
聖紀節 9月27日或10月2日 3月12日或17日

註:不同國家計算新月與朔月的方法,或會使曆法有數天的差異。

登霄節

登霄節為伊斯蘭曆每年7月27日,「登霄」是阿拉伯語「米爾拉吉」的意譯,原意是「階梯」。穆斯林相信穆罕默德於52歲時在這一晚夜行登霄,乘天馬從麥加到耶路撒冷,遊到第七層時遇見天堂和地獄,並在期間請求他們的神安拉由一日五十次禮拜的要求減至五次,這成為穆斯林每天五次禮拜的由來。

禱告:

穆斯林相信穆罕默德在這天有不尋常的屬靈經歷,並祈求以恆常的拜功來換取安拉的喜悅。願聖靈的大能向穆斯林顯明,在神和人中間,只有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是唯一的中保,人不能靠著律法在上帝面前稱義。(提前二5;加三11)

拜拉特夜(懺悔晚)

拜拉特夜為伊斯蘭曆每年8月15日晚上,「拜拉特」意譯為赦免。穆斯林認為安拉於當晚大開饒恕、憐憫之門,凡悔過自新者,必獲赦免,故這夜又稱為懺悔晚、恕罪夜。

禱告:

願穆斯林認識信實又公義的上帝,若我們承認自己的罪,祂必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求主開啟穆斯林的屬靈眼睛,明白得蒙救贖、罪得赦免,乃是靠主耶穌十字架的恩典。(約壹一9)

齋戒月

伊斯蘭的「五功」之一是齋功,在齋戒月(伊斯蘭曆9月Ramadan),每天從黎明前封齋至日落後正時開齋,期間要禁戒飲食、抽煙和性行為,甚至嚥口水。穆斯林視齋戒月為神聖的月份,藉著這個月守功德來取悅安拉。

禱告:

  1. 願我們舉起聖潔的手,跟全球基督徒於齋戒月期間發出禱告,願救贖浪潮捲動穆斯林世界,更多穆斯林歸向耶穌基督!
  2. 穆民於齋戒月期間特別追求屬靈事物,有不少穆斯林背景歸主者見證他們曾有異夢,在夢裡看見耶穌,從而激發他們繼續尋道。祈禱他們有機會認識基督徒及宣教士,甚至藉不同媒介得聞福音。
能力之夜

能力之夜(Night of Power,Laylat-al-Qadr)又名高貴之夜,穆斯林認為穆罕默德是在這天晚上第一次接受安拉啟示古蘭經,因此,這夜被視為一年中最神聖的夜晚。穆斯林並不確定是哪一晚,一般認為是齋戒月最後十天之內,而且是單數的日期,一般設在伊斯蘭曆9月27日。

這天晚上及其前後幾天,有穆斯林會整夜禱告、讀古蘭經、尋求赦罪及祝福。根據古蘭經97章3節:「那高貴的夜間勝過一千個月」,穆斯林相信在這晚的敬拜最有價值,抵得上一千個月的敬拜,並且有一群一群的天使被派出來執行任務。有些天使會使祈求蒙應允,有些會宣告來年之事,所以這晚也稱為。

禱告:

  1. 穆斯林會特別在這晚尋求安拉的啟示。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賜給穆斯林群體,使他們認清耶穌基督是真正的救主。(弗一17)
  2. 請特別為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禱告,願他們在這晚經歷主耶穌的臨在,唯有耶穌才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約十四6)
開齋節

開齋節(Eid al-Fitr)是穆斯林慶祝齋戒月(Ramadan)結束的節日,由伊斯蘭曆10月開始,一般為期三天。開齋節慶典從第一天清晨開始,穆斯林通常於晨禱後進食,並到清真寺進行集體禮拜,慶祝這個伊斯蘭重要節期。他們通常會添購新衣、交換禮物、拜訪親友、分享美食,隆重程度猶如中國人慶祝農曆新年一樣。節慶期間,人們彼此祝賀「Eid Mubarak」,意思就是「開齋節蒙福」。

禱告:

  1. 在伊斯蘭齋戒月期間,不少基督徒為穆民迫切禱告。祈求救恩早日臨到各地穆民,他們於開齋節期間遇上基督徒,並得聞福音。
  2. 開齋節期間,基督徒或宣教士會獲邀到穆斯林家庭聚首和享用美食,這是他們分享福音的良機。祈求聖靈引導他們把握機會,放膽分享真理與生命見證,願尋道者進深認識耶穌是主。
朝覲

朝覲是穆斯林必須遵循的五項基本原則(五功)之一。伊斯蘭曆12月(Dul Hijjah)意思為「朝聖月」,維持數天的朝覲由該月8日開始至13日結束,期間10日是宰牲節。若身體和經濟狀況許可,穆斯林一生最少要到麥加朝覲一次。朝覲者必須穿著特定的服飾,男子更換戒衣,婦女可穿樸素的衣服。朝覲共有六道程序,包括遵守潔淨禮、端正禮,用碎石擊打象徵魔鬼所在的牆,繞行克爾白天房七次等。穆斯林渴望透過朝覲,令自己的罪得到赦免,曾於宰牲節期間參與朝覲的人被尊稱為「哈吉」(Hajji)。

禱告:

穆斯林渴望透過朝覲,令自己的罪得到赦免。求主向穆斯林顯明,唯有主耶穌的血才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7)

阿拉法特日

阿拉法特日為朝覲月(伊曆九月)的第9天。朝覲儀式由該月第8天開始,因此阿拉法特日是麥加朝覲的第2天。有穆斯林學者表示,這天是伊斯蘭達至完美的一天,朝覲者必須在阿拉法特山(Mount Arafat) 停留,他們的朝覲才算為有效。

在這天黎明時分,朝覲者從米納鎮(Mina)前往附近的山坡和平原,全天在阿拉法特山附近站立或坐著進行禮拜,祈求安拉的寬恕。他們相信這天過後,自己的罪得洗淨,心靈獲得自由。稱為阿拉法特山和距離麥加大約20公里的阿拉法特平原,是朝覲最遠的目的地。穆斯林認為,穆罕默德晚年在此處發表了一篇著名的告別講道。日落之後,炮聲會響起,此時朝聖者就可以離開阿拉法特山,到穆茲達利法 (Muzdalifah)露天過夜(睡覺或停留),沿途要撿拾碎石用來擊打魔鬼。

禱告:

  1. 求主憐憫在這天刻苦尋求赦罪的穆斯林,願主的恩惠臨到他們,讓他們明白得救不在乎立功之法,乃在乎信主之法。(羅三27)
  2. 穆斯林嘗試以己力與黑暗權勢角力,在朝覲禮儀中撿拾碎石用來擊打魔鬼。求主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穆斯林認識神的自高之事攻破,將人的心意奪回,使他們都順服基督。(林後十4-5)
宰牲節(古爾邦節/忠孝節)

古爾邦節(意譯為「宰牲節」,又稱忠孝節)是伊斯蘭的一個重要節日,日期為每年麥加朝覲之後,於伊斯蘭曆12月10日開始,2022年即約西曆7月9日。其實這節期源自創世記二十二章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典故,「宰牲」就是指那代以撒被獻上、被宰的公羊,但穆斯林相信被獻上的是以實瑪利。按古蘭經37章記載,亞伯拉罕向真主求子並獲得回應,其後他在夢中得到啟示,要宰了這兒子。當他預備下手要把兒子獻上時,真主停止他,讚賞他,並承諾會賞賜他。

伊斯蘭認為宰牲節有許多哲理,例如討主喜悅、求主回賜、仿效亞伯拉罕順從與敬畏真主的精神等。穆斯林會在這天歡度節日、品嚐美食、感謝主恩,情況就像中國人過農曆新年一般。

穆斯林過節時往往邀請朋友一起慶賀,不少宣教士更會把握機會,藉「獻兒子」的事蹟,引導穆斯林明白上帝為世人賜下愛子耶穌,讓他們感受上帝的愛。

禱告:

  1. 願宣教士與穆斯林在宰牲節時能建立深入的關係,分享基督犧牲的大愛。宣教士透過「獻以撒」的事蹟堅固穆斯林背景歸主者的信心,並學習以順服等候上帝的引導與幫助。
  2. 願穆斯林能從獻兒子的典故反思,並發現基督信仰的重點並非透過行為而得上帝的獎賞,而是上帝甘願犧牲愛子,我們心被恩感,甘心順服。

介紹宰牲節動畫

希吉拉(伊曆元旦)

伊斯蘭曆在阿拉伯語中稱為希吉拉(Hijirah),是陰曆的一種,是穆斯林通用的曆法。部分國家和地區將伊曆元旦定為法定節假日,該日一般沒有特定的紀念儀式,重要性比宰牲節和開齋節較低。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率領信徒自麥加遷徙至麥地那,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制定伊斯蘭曆法時,以「希吉拉」(遷徙之意)之年為紀元元年,並將其命名為「希吉拉曆」。

禱告:

今天是全球穆斯林通用曆法的元旦日。全球的穆斯林人口增長快速,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預計,穆斯林新生兒人數在2035年以前將會超過基督徒嬰兒數目,並在數十年後躍升為全球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1] 求主興起更多基督徒,向穆斯林鄰舍作美好的見證,也為全球福音未及穆斯林族群歸主禱告。

[1]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有關穆斯林出生率報告,參考:https://www.pewforum.org/2017/04/05/the-changing-global-religious-landscape/pf_17-04-05_projectionsupdate_muslimchristianbabies310px/

阿舒拉節

阿舒拉節(Ashura)為伊斯蘭曆每年1月10日,「阿舒拉」在阿拉伯語中意為「第十」。該節的由來與猶太節期──贖罪日甚有淵源。相傳,穆罕默德於公元622年到達麥地那,發現該地的猶太人在懺悔和守齋戒,因此將這天定為穆斯林齋戒之日。後來,安拉將9月(Ramadan)定為穆斯林的齋戒月,阿舒拉節的齋戒便演變為自願性。

猶太人的贖罪日為提斯利月第10日。以色列民出埃及到曠野,上帝透過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設立贖罪日(利二十三27-32)。吹角節(猶太新年)後9天緊接就是贖罪日,猶太人必須自省、悔改,這是莊嚴肅穆的日子。每年大祭司在此日才能夠進入至聖所並接近施恩座,帶著祭牲的血,為百姓的罪祈求赦免。

阿舒拉節後期發展成為什葉派穆斯林最重要的紀念日。公元680年,穆罕默德外孫伊瑪目侯賽因對當時的繼任哈里發不服,與家屬離開麥加,到達伊拉克境內時遭倭馬亞王朝騎兵的追擊,侯賽因他們全部戰死。什葉派認為侯賽因是殉教聖徒,遂將此日定為該派的蒙難日和哀悼日。

殉教是什葉派的重要概念之一,信眾認為,什葉派第三代伊瑪目侯賽因反抗的動機是為了淨化伊斯蘭教,使其回到原始的教義。伊朗、阿塞拜疆、巴林、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地區的一些什葉派穆斯林,在阿舒拉節集會上以鞭打自己等血腥自虐方式紀念阿舒拉節,以示親身體會侯賽因作出反抗壓迫的犧牲。

禱告:

  1. 阿舒拉節的源起與猶太人的贖罪日有關。願我們對上帝持守敬畏的心,透過聖靈大能的光照,為自己和世人的罪誠心悔改,祈求主耶穌基督的施恩和赦免。
  2. 阿舒拉節期間,一些什葉派穆斯林以自虐的方式進行紀念活動。求主遏止任何傷害肉體的舉動,斷絕一切血祭的立約行為,宣告唯有耶穌的寶血能成為世人的救贖。
聖紀節

聖紀節是穆斯林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日子,與開齋節、宰牲節並稱為伊期蘭三大節日。遜尼派和什葉派紀念聖紀節的日期有所不同:遜尼派的聖紀節是伊斯蘭曆3月12日,什葉派則是3月17日。穆斯林這天會舉行紀念活動,到清真寺誦經祈禱,教長向會眾講述伊斯蘭歷史和穆罕默德的事蹟。

禱告:

為全球基督徒禱告,求主賜我們勇氣,向穆斯林鄰舍分享耶穌基督的事蹟,願聖靈感動穆斯林接受耶穌是真正叫他們生命得贖的那位。